国别信息
老挝
2021-04-22  本文来源:  
分享到:

老挝,全称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位于中南半岛北部,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家。西北连接缅甸,西南毗连泰国,南与柬埔寨为邻,东和越南交界,北与中国云南省接壤,老中边境线长710公里。全国面积约23.68万平方公里。老挝为多民族国家,人口651万(2012年),主要有老龙、老听、老松三大民族。居民多信奉佛教,华侨华人约3万多人。全国共划分为16个省、1个直辖市和1个特区。万象是首都。老挝货币名称为基普(KIP),1美元约合8400基普(2008)。

老挝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全年分两个季节,5月至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年平均气温20—30度,年均降水量1250—3750毫米。老挝矿藏丰富,包括锡、铅、钾、铜、铁、金、石膏、煤、盐等,水力资源丰富。森林面积约900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约42%,产柚木、紫檀等名贵木材。

公元1353年建立的澜沧王国是第一个统治整个老挝地区的封建王国,也是老挝历史上的鼎盛时期。1893年法国入侵,老挝沦为法国的“保护国”,被并入法属“印度支那联邦”。1940年9月老挝被日本占领。1945年10月12日宣布独立。1946年法国再次入侵,1954年7月签署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法国从老挝全部撤军,不久美国取而代之,在老挝扶持亲美势力,老挝进入抗美救国时期。1973年2月老挝各方签署关于恢复和平和实现民族和睦的万象协议。1975年12月废除封建君主制,成立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老挝长期受到封建君主制度的束缚和西方殖民国家的侵略与统治,内乱外患不断,一直是传统的农业国家,经济基本上属于贫穷落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1975年建国后,老挝急于进入社会主义,不顾国情,盲目仿效前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模式,推行一系列极端政策,结果欲速不达,经济陷入了极端困难的境地。从1986年老挝人民革命党“四大”后,老挝开始实行革新开放政策,逐步纠正错误,立足本国实际,努力探索并逐步找到了一条适应本国特点的经济发展道路。努力建立起农林业、工业和服务业相结合的经济体系,促进自然经济逐步向商品经济转变,并取得初步成效,很快扭转了经济急剧恶化的局面。1991年,老挝人民革命党“五大”确定“有原则的全面革新路线”,提出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等六项基本原则,对外实行开放政策。2001年,老挝党“七大”提出了加快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的阶段性奋斗目标,制定了至2010年基本消除贫困,至2020年摆脱不发达状态的国家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2006年3月,老挝人民革命党“八大”强调,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加强对市场经济的宏观管理,提出从2006年到2010年,实现国民经济年均增长7.5%,到2010年人均年收入达800美元。

当前老挝实行的是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并由国家管理的市场经济制度,国家鼓励各种经济成份互相竞争与合作,促进经济和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各种经济成份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1991年至1996年老挝的国内经济总值(GDP)年均增长率约为7%,1997年后老挝经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但老挝政府及时采取加强宏观调控、整顿金融秩序、扩大农业生产等措施,基本保持了社会安定和经济稳定。。据老方统计,2008-2009财年GDP达到55.53亿美元,增长7.6%,比国会调整制定的目标高0.1个百分点。另据来自亚行的数据显示,2009年老挝国民经济总体向好,国民生产总值59.47亿美元,增长6.5%,高于亚行年初预计增长5.5%的水平,2012年人均GDP1407美元。

实施革新政策20年来,老挝开始由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在市场化进程中,政府逐渐放松价格控制,减少国有企业,允许私营企业发展,放松对外贸的垄断,吸引外资,在农村取消了国营农场,农民实行承包制,这些改革措施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成绩显著,受到国内外的肯定。

同时,老挝党的“八大”也总结了经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宏观经济情况还不够平稳,经济增长率没有实现“七大”所确定的年均增长7%的目标,削减贫困也没有实现预期的目标,主要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没有实现其应有的经营效率和效益,农业多种经营方式还没有得到扩展,政府还缺乏对市场经济进行协调的机制和必要的法制机制,国有企业改造缓慢,持续增长的债务没能得到有效遏止,防止诸如滥用职权、腐败等各种消极现象发生的措施还不够有力,在发展规划、财政金融和决策者之间还缺乏有效的协调。

今后,老挝重点发展的经济领域是:继续加强粮食生产,保持自给有余,力争扩大出口;大力发展商品生产,特别是出口商品生产;停止毁林开荒,防止破坏森林和生态环境;加快山区贫困人口脱贫;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积极开展对外经济合作;发展服务业,特别是国际旅游业。

老挝国土面积的五分之一为平原,五分之四为山地、高原,其北部平均海拔1500多米,最高的山比亚主峰位于川圹省,它的海拔高达2820米,其他山峰多超过2000米。西北地区地势起伏,交通不便,与外界隔绝,雨季河水横溢,为多民族居住区。长山山脉自北向南逐渐走低,南部平均海拔1200米。长山是老挝与越南两国边界的自然分界线。临近长山山脉的是高原和山区。甘蒙省的石灰石峡谷是这一地区的典型地貌,而靠近柬埔寨的波罗芬高原则气候温和,适合于半高原植物生长,以种植咖啡等作物而闻名。高原和山脉不仅是老挝的天然屏障,而且这些地区森林覆盖,为国家提供了各种用途的木材。山脚下成片的乔木林有效地阻止了山上的急流,保护了水土,调节了酷热的气候,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老挝有20多条流程200公里以上的河流,水电潜能巨大。其中最大的河流是纵贯全国的湄公河。湄公河全长4800公里,是世界第十二大河流,流经中、缅、泰、老、柬和越,在老挝境内河段长1877公里,还有13条支流。湄公河大多流经丘陵和平原地带,每年河水泛滥后,在两岸沉淀下一层肥沃的土壤,沿岸冲积平原成为老挝的农业区。湄公河老挝段水力资源丰富。

老挝拥有很多具有世界意义的典型生态环境,主要包括:1)安南山脉丘陵地带的常青林。这里被认为是生物学上最独特的生态系统。物种的特有分布涉及到很多属类。包括最典型的雨林,它是由季风气候和当地的地形交织形成的。2)中印度支那的石灰岩地形。很象安南地形,只有在越南随处可见其特有的物种和生态环境。3)湄公河平原的干旱龙脯香林。主要在老挝南部地区,表现为比较平坦,海拔较低,落叶树间(主要是龙脯香林)遍布了绿草和药草。一些永久性和季节性的湖泊镶嵌在地面上,这对上至大型蹄类动物下至稀有的水鸟等各种各样的野生动植物都至关重要。4)波罗芬高原。老挝南部的安南地区和湄公河之间的山丘是独具特色的生态环境,只有在老挝才看得见。5)北部高地。老挝北部的高山与中部和南部的安南地形有着生物地理上的区别,不同的物种在这里积聚。6)湄公河。老挝在保护湄公河流域生物多样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7)其他的河流和小溪。由于老挝大部分多山的地形,小溪密布,成为主要的生态环境。老挝溪流之中的鱼类品种繁多,因而也具有地域特色。

近年来,老挝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农林和水电发展是吸收外资最大的部门,也是经济改革的最大亮点。随着经济的发展,老挝也开始面临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由于老挝工业薄弱,尽管有一些制造业造成了一些污染,但是对老挝的环境与生态威胁最大的还是在经济开发中对自然资源的保护问题。特别是水电和农业等项目带来了诸多问题——老挝面临着严重的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森林覆盖率的降低和水电及其他基础项目造成的文化遗产的丧失等。

地表水是绝大多数沿河城市的主要水供给,而地下水主要供应农村人口。随着城市和农村人口不断增长,水污染问题逐渐凸现。目前,老挝只有64%人口使用安全饮用水。老挝境内有一种高发病率的肠胃疾病,比如痢疾和腹泻,这种疾病是由水供给不足、卫生状况和排水设施差、以及卫生习惯不良造成。70%的城市家庭有较好卫生设施,但这些家庭仅占全国家庭的36%。目前,万象正在兴建污水处理系统,但是很多废水处理设施(主要是污水罐),常常由于设计、建造、维修不佳等原因,很难履行其职能。一些主要的工矿企业目前仍在污染水资源。

固体废物的产生在老挝城区呈上升趋势,并对地表和地下水造成了威胁。不断增加的城市人口,再加上污物收集不当和大量的不充分的处理设施,加剧了污染的程度。目前,老挝每年产生的废物有27万吨。家庭废弃物占主要部分,城市平均每人日产废物量为0.75公斤。万象和4个二级城市每人日产废物约0.8-1.4公斤。万象和4个二级城市有掩埋处理,但是处理区很小,而且没有沥出物收集系统和检测井。超过三分之二的城市垃圾是可以再循环的,但是目前老挝的再循环规模仍然相当有限。

目前,老挝城市空气污染处于安全水平。但是,如果不立即采取足够的缓解措施,空气污染会变得糟糕。尤其是万象,汽车在过去10年间以大约10%的速度增长。老挝的室内空气污染主要是由碳炉的普遍使用造成的。

自然资源、环境质量和环境管理主要指标表

项目

指标

数值

年份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已开垦土地(占总土地面积%)

8

2003

森林资源

被森林覆盖的土地(%)

41.5

2004

森林砍伐(公顷/年)

53000

2004

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

维持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区与领土之比(%,包括国家,省和地区)

22

2004

水资源

干旱季节有设备灌溉的土地(公顷)

214832

2003

干旱季节有效灌溉土地(公顷)

130000

2003

水力发电的年产量(百万千万/小时)

3674

2002

水产品(吨/年)

80000

2001

环境质量

水污染

可使用的安全饮用水(农村、城市、全国)(%)

60、75、64

2004

已改良的卫生设施(农村、城市、全国)(%)

36、70、44

2004

固体废物

城区产生的固体废物(公斤/人/天)

0.75

2004

五大城市家庭固体废物收集率(%)

45

2003

垃圾处理站的数量

5

2003

空气污染

每千人拥有的客车数量

7.4

2003

二氧化碳排放量(公吨/人)

0.1

1999

总体健康

5岁以下的死亡率(每千人出生)

106

2000

环境管理

制度能力

(安置职工)

国家级环境工作人员:STEA(DoE,ERI)

省级环境工作人员:PSTEOs

执行部门、机构环境工作人员(MAF,MCTPC,MEM和MOH)

47

300

278

2003-2004

2003-2004

2003-2004

国家级保护区管理人员(NPA,DFRC/MAF,国家保护区每百万公顷拥有的工作人员)

4.8

2003-2004

省级管理人员(NPA,PA国家保护区每百万公顷拥有的工作人员)

45.3

2003-2004

环境支出

国家级(%,占全国总支出)

0.6%

2001-2002

环境教育

在大学注册学习环境研究的人数

40

2004

 

 

老挝政府已经批准了《2020年国家环境战略远景规划(NES)》,其中《2006-2010年国家环境行动计划(NEAP)》的主要内容是:1)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2)改善工业和基础设施、城市发展、特殊经济部门的环境管理;3)加强环境管理和建设能力的制度建设;4)提高私人部门对环境管理的参与;5)提升相应的金融手段和机制;6)加强国际合作。

老挝对环境预算分配和支出没有单独地开设账目。支出涉及到政府机构众多部门,也从没有进行一个详细、综合的稽核。此外,环境支出没有很好的定义,例如现阶段水供给和水资源管理的支出不包括在环境预算内。尽管这些不确定因素,但世界银行仍然提供了一个对老挝整个环境支出数值和发展趋势的估计,预计老挝环境年均支出为60万美元。据统计,2002年老挝环境支出占整个政府财政支出的0.6%,大约是越南(1%)和泰国(1.4%)环境保护支出的一半。经常性环境支出已经从2001年的大约6万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11万美元,50%的经常性支出归科技与环境部支配,40%由各部委、各省科技与环境办公室和省农林办公室使用。尽管在逐步增加,可是政府财政扶持仍很低,并且不足以应付环境管理所需。2001年至2005年,老挝总资本支出平均每年50万美元,大约是经常性支出的5倍。90%多是由信息交通邮政建设部花费在与ODA资助的道路项目相关的环境和社会评价以及缓解上。其它部门的资本支出不会超过他们的经常成本。然而,由于需要补充给ODA资助的项目,因而环境资本支出每年变化都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