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工业污染治理和资源循环利用能力建设活动在广东成功举办
2018-11-12  本文来源:  
分享到:

为务实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落实绿色丝路使者计划及中国与东盟环境合作行动计划,服务工业污染治理和资源循环利用企业“走出去”,生态环境部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于2018117日至9日在广州和肇庆举办中国-东盟工业污染治理和资源循环利用能力建设活动。

来自柬埔寨、老挝、泰国、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文莱环境和工业部门的官员,以及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广东省绿色供应链协会、“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肇庆市大正铝业有限公司、南都再生铝业有限公司、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中北大学等单位共计60余位代表出席活动。

东盟中心党委副书记史庆敏出席活动并致词。她指出,近年来中国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全面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工业污染防治能力不断提高,资源循环与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在解决国内环境问题的同时,中国也努力为全球环境治理做出贡献,特别是建设绿色“一带一路”,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力量。她希望中国和东盟各国能总结过去,展望未来,进一步加强交流、推动合作、增进友谊,共享“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机遇,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柬埔寨王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铁弓受邀出席活动并致辞。铁弓参赞回顾了中国与柬埔寨及东盟国家的合作,指出在新时期,柬埔寨愿意同东盟国家一道,与中国开展广泛合作,加强环境管理,提升工业污染治理和资源循环利用的能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活动期间,与会代表就各国工业污染治理和再生金属循环利用相关政策法规动向、产业发展趋势、技术创新成果及国际合作前景等进行了深入分享和讨论,并参加同期举办的第十八届再生金属国际论坛及展览交易会相关活动,并现场考察相关企业。

此次活动作为“绿色丝路使者计划系列活动之一,促进了中国和东盟国家在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政策沟通,交流了各国工业污染防治方面的成果和经验,分享了开展相关领域技术与产业合作需求,为中国和东盟国家环境管理部门、产业部门和企业搭建了交流对话的平台,为促进中国-东盟绿色产业合作、提升区域绿色发展能力提供有效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