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对话
推动区域绿色增长: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2019)在广西南宁召开
2019-09-23  本文来源:  
分享到:

  2019年9月17日至18日,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2019)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生态环境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指导,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共同主办,东盟秘书处联合主办。中国生态环境部、广西及其他省市政府和环境部门、东盟秘书处和东盟成员国环境部门,联合国环境署、瑞典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国际合作伙伴,以及中国与东盟国家城市、企业界、金融与研究机构代表和专家等中外嘉宾与会。   

  中国生态环境部国际合作司巡视员宋小智女士在论坛开幕致辞时表示,中国与东盟环境合作在完善机制、拓宽领域、丰富内容和创新形式等方面已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未来希望各方参与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深化拓展中国-东盟生态友好城市发展伙伴关系,加强中国与东盟在沿海城市塑料垃圾减量、气候变化适应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为改善区域与全球环境作出更多贡献。   

  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副主任翟桂英女士表示,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机制已成为区域南南和南北环境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在该合作机制下,希望双方精准对接彼此合作需求,寻求创造合作机会,进一步推动生态城市建设、海洋塑料垃圾污染治理等中国-东盟环保领域务实合作。   东盟秘书处共同体事务局局长李荣荣对此表示认同。他说,当前东盟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化发展,由此可能会对生态环境,特别是海洋保护带来压力,加强生态城市建设,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应是东盟与中国开展环境合作的优先领域。   

  为推动广西与东盟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全方位、多领域合作,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厅长檀庆瑞表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提升发展质量的重要支撑,当地将进一步与东盟各国拓展国际合作平台和网络,深入交流研讨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夯实提升中国-东盟开放平台。   

  论坛期间,与会代表围绕生态城市建设与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区域绿色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推动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区域协同效应、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与海洋塑料垃圾治理、气候变化适应与绿色产业技术创新等5个议题展开讨论。   

  与会代表建议,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平台和网络,利用多方资源,共同为中国和东盟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同时加强建设环境保护信息合作交流机制,完善国际环境治理体系,推动中国-东盟环境合作示范平台建设,深化中国-东盟生态友好城市发展伙伴关系,共同推进中国和东盟在海洋生态系统领域开展务实合作,打造中国与东盟国家区域环境合作共同体。   

  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及相关系列活动已在中国连续成功举办九届,已成为中国与东盟探讨环境合作的重要机制,是连接中国与东盟各界开展环境合作的重要渠道,逐渐成为中国-东盟开展区域环境政策高层对话的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合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