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对话
2019中国-东盟环境信息共享平台工作组会及技术交流活动在京举办
2019-03-29  本文来源:  
分享到:

  2019年3月27-28日,由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以下简称“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主办的中国-东盟环境信息共享平台工作组会及技术交流活动在北京举办。来自中国生态环境部国际合作司、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等国内相关机构,以及东盟秘书处、东盟生物多样性中心、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泰国、越南等东盟成员国环境主管部门,亚洲清洁空气中心等国际机构5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信息平台工作组会及技术交流活动是2019年中国-东盟生态环保合作周系列活动之一。   

  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副主任肖学智在开幕致辞中表示,生态环境信息化是提升生态环境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将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信息和信息管理也是中国-东盟环境合作的优先合作领域之一,建设中国-东盟环境信息共享平台是双方推动该领域合作的重要举措。为此,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愿意继续推进平台建设,开展环境信息领域的能力建设活动,积极分享中国在环境信息化领域的经验,加强各国的互学互荐,共同推动区域的环境治理水平提升。   

  马来西亚能源、科技、环境与气侯变化部副司长、东盟环境高官会主席国代表Eddy Mazuaansah Bin Mohd Ali Murad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在当今大数据时代,信息共享至关重要,希望中国和东盟各国共同努力,加强信息共享,数据安全,利用中国-东盟环境信息共享平台,应对区域共同环境问题。   

  工作组会重点围绕中国-东盟环境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回顾了2018年平台建设进展,讨论了2019年和2020年平台建设计划。东盟工作组成员分享了各国在使用、运行及维护信息平台等方面面临的挑战与需求,就信息获取途径和上传机制等内容进行讨论。技术交流活动上,代表们就各国环境信息最新进展与技术、面临的挑战与问题进行经验交流与互动,并就如何平台数据上传等内容开展培训。会后,代表们参观了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了解中国海洋气候监测与预测技术和手段、海洋灾害预报和警报发布系统及业务管理系统。   

  建设中国-东盟环境信息共享平台,是李克强总理2015年11月在第18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提出的合作倡议。平台于2018年9月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期间,由中国和东盟各国环境主管部门共同启动。经过三年多的建设,平台已建成中国、东盟11个国家节点,生物多样性和环境可持续城市两个环境子领域专题平台。截至2019年3月,平台网站点击率突破19万次,信息与数据下载量达3000余次。未来,中国-东盟环境信息共享平台作为“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的重要支撑,将继续推进“一带一路”生态环保信息共享共建,为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