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研究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环境焦点问题研究
2021-07-19  本文来源:澜湄合作中心
分享到:

 

澜沧江-湄公河相连的中、缅、老、泰、柬、越六国经济关联性、互补性突出,是天然的合作伙伴。作为一个新型的次区域合作机制,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遵循协商一致、自愿参与、平等互利的原则,坚持多方共同参与机制框架下的相关合作,不仅加深了湄公河流域国家与中国的地缘联系,也推动了澜湄流域国家的经济发展;一系列中小型合作项目落地实施,基本实现了“天天有进展,月月有成果,年年上台阶”的发展目标。澜湄合作机制成立以来,各成员国合作意愿不断高涨、经济融合程度逐步提升,次区域合作显现出稳中求进的积极态势。

 

澜沧江-湄公河区域是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热点地区,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域内国家及周边大国均在该区域积极推动生态环境领域的合作机制建设。2019年以来,澜湄环境合作机制成员国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中国在澜湄环境合作机制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作用日益突出。作为澜湄合作专项基金的主要筹措方,中国在生态环境合作领域对湄公河流域国家进行了有力的经济扶持与技术支持,加快了澜湄合作机制成员国的可持续发展化水平,在环境保护及气候变化问题上取得诸多有益成果。

 

当前,澜湄环境合作正处于由培育期转向发展期的关键阶段,需要进一步提升澜湄六国之间的合作层次,注重湄公河流域内合作机制之间的相互协调。同时,面对当前国际上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冲击,澜湄六国也更需要通过增进区域合作,坚持开放包容、互利共赢,共同应对外部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