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 — 湄公河是东南亚乃至全球重要的跨界河流,拥有丰沛的水资源以及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澜湄山水相连、文化相通,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水资源是各个国家 保障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为促进全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柬埔寨、老挝、 缅甸、泰国、越南等六国于2016年3月共同建立澜湄合作机制。水资源、环境保护 均属澜湄合作的五大优先领域,对统筹推进澜湄整体合作具有特殊重要性。在两次澜 湄领导人会议和三次外长会上,湄公河流域各国均对水资源合作表达强烈意愿,希望通过上下游互利合作,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区域生态 安全,推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涉水目标和东盟共同体 2025 年愿景。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多重因素影响,澜沧江 — 湄公河流域的水文及水环境情势呈现异质性变化,降水、径流和水质等水资源要素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 均产生改变。总体上,气候变暖强化了该流域降水变化趋势的分异程序,导致近年来 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程度增加,引发的洪涝灾害严重损害了该流域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与此同时,全流域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率逐年上升,其中,老挝将加快 水电开发节奏,其规划水电装机总量约占湄公河总装机容量的 70%;泰国对湄公河水 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是农业灌溉,其未来引水需求有增加趋势;柬埔寨和越南分别在 湄公河干支流有水电规划,柬埔寨用水主要为保证其洪泛区土壤肥力,对湄公河雨季 洪峰流量有较大需求,越南是湄公河流域灌溉面积最大的国家,旱季湄公河三角洲灌 溉需水较多。因此,澜沧江 - 湄公河上下游之间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流域水资源未来变化趋势将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澜湄合作总体外交形势产生重要影响。为 进一步深化澜湄水资源和环境领域合作,有必要对澜沧江 - 湄公河流域近 10 年来的降 水、水量、水质等水资源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为进一步开展分析和预测澜沧江 - 湄 公河水资源情势和未来澜湄流域上下游国家之间的数据共享打下坚实基础。
本研究主要采用数据源辨识、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收集湄公河委员会、世界银行、 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 / 机构、以及湄公河五国水资源公报和相关数据库信息,对澜湄流域近 10 年的水资源和水环境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及相关性分析,并结合文献综述预 测流域水资源未来变化趋势,分析区域管理政策变化,最终根据流域的水资源情势变化及管理政策提出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