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澜沧江-湄公河区域国家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相似的问题和挑战。各国已达成共识,以打造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为重点,开展产能、创新、民生、环保等领域合作,推动澜湄合作与次区域其他机制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构建澜湄命运共同体。
大力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共同实施“绿色澜湄计划”是澜沧江-湄公河区域国家开展合作的重要方向之一。各国都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阶段,面临着相似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即人口的增长和工农业发展产生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污染等带来的水体的污染、居民饮用水安全、工农业用水紧张等问题正不断凸显,威胁环境和人体健康。
想实现综合的流域水环境保护,需要从水资源的分配利用到废水的收集处理,从水体或涉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到水环境的生态修复,从日常水环境管理到突发水污染事件下的应急响应管理等构建健全的水管理系统。但各国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在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以及水污染治理方面的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国家已经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水环境管理体系和标准,以及配套的污染防治技术和设施,部分国家缺乏完善立法和设施建设,导致水污染问题较为严重。在这种背景下,有必要开展区域水环境管理合作,促进经验和技术交流,提高各国水环境管理能力。
纺织服装行业是澜沧江-湄公河国家产能合作的重要民生产业。据统计,澜湄国家纺织服装产业是全球时尚产业的重要供应链,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总额占到全球纺织服装出口的41%。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实施,以及中国不断加快走出去全球布局的步伐,澜湄国家纺织服装产业的规模和重要性将进一步提升。同时,纺织服装行业也被认为是全球第二大污染行业,是全球第二大耗水大户,废水排放占全球工业废水排放的20%,其印染、整理加工等环境产生的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
在前期关于中国投资湄公河国家纺织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我们了解到,打造可持续纺织工业园区是兼顾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效模式。因此,本课题将以纺织工业园区为切入点,了解区域纺织工业园区水环境管理现状,分析园区水环境管理挑战,开展澜沧江-湄公河地区纺织工业园区水环境管理标准研究,为澜沧江-湄公河地区纺织工业园区水环境管理各利益相关方提供管理建议和参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