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研究
澜湄可持续基础设施与绿色发展
2021-07-19  本文来源:澜湄合作中心
分享到:

 

澜沧江-湄公河区域是连接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地区的陆海桥梁。由于多重因素影响,这一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不均衡。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能力、技术与经验有待提高,区域内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制约了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近年来,区域内各国都在积极进行经济改革,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尤其在交通基础设施网络连通、可持续能源项目开发和生态工业园建设方面已经取得较大提升,也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脱贫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亚洲开发银行2017年发布的数据,2016年至2030年期间,预计东南亚地区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达到3.147万亿美元,投资需求占GDP的5.7%。澜沧江-湄公河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领域发展潜力巨大,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与此同时,实现澜沧江-湄公河可持续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也存在诸多挑战。部分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较为薄弱,基础设施完善程度不高,参与可持续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开发能力有待提升。澜沧江-湄公河区域开展国际合作时间较长,参与的国际合作机制较多,不同合作机制对于可持续发展的侧重点存在差异,如何充分利用各方经验,推动区域内可持续基础设施建设长期发展是需要探讨的重要议题。此外,可持续基础设施的标准与实施方法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中仍有待加强。